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经济上要有应急举措,但危机时期的举措不能成为经济上的常态。
2月3日股市开盘,出现了极其少见的千股跌停局面。尽管关于中国经济会受到疫情多大的影响,各方有不同的判断,但是股市指数是最为综合的信息,反映出市场对于未来经济形势的悲观情绪。鉴于此情况,建议国家采取以下综合应对措施,并且将相应方案向社会公开。
 
1.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基调要应发生变化,而应该转向货币财政双宽松的方向,不用再迟疑。
 
2. 在经济下行的趋势叠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国债发行应有更大力度,财政赤字率应有突破。在经济发展的优势地区,地方政府的融资可适度放开。
 
3. 财政政策应伴随结构调整,在支出上进一步向医疗、教育等短板行业增加投入,特别是在人口持续流入的中心城市及周边地区,顺应人口增长增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在人口流出地做好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4. 充分肯定民营企业在战胜疫情中所起的作用,包括提供物流、物资捐赠、保障生产和稳定就业等等。通过减免税收,定向补贴等措施帮助民营企业渡过困难时期,特别是受到疫情影响巨大的旅游、文化、餐饮等行业制定特别的减免税政策。对于广大小规模生产者,由于疫情冲击所产生的影响,制定保障生产、保障物流的措施,并实施特别的阶段性减免税政策。
 
5. 对于疫情中反映出的一些问题,表明结构性改革的坚定决心,提振市场信心。要将疫情期间应对危机的一些措施,与正常时期经济和社会运行的机制做明确的区分。特别是对于如何进一步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表明坚定的决心。关于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应充分释放社会活力,在公益慈善、社会救助等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保障包括媒体、网络等多种信息渠道的通畅、公开和透明,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通过坚定民众对于持续深化改革的信心,稳定市场,为下一阶段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话题:



0

推荐

陆铭

陆铭

26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曾作为富布莱特学者工作于美国哈佛大学和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作为兼职(客座)研究员受聘于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和日本一桥大学。曾担任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咨询专家。研究领域为劳动经济学、城乡和区域经济发展。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