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用现代经济学理论研究中国,必须经过改造。

中国不是标准市场经济,而是存在大量的管制、扭曲和资源误配。不理解这一点,将对中国经济的现实产生重大的误判。

一般认为,房价收入比是度量泡沫的指标。而中国房价收入比比较高的城市,是在人口流入的同时,土地和住房供应受到管制的城市。

在城市最优规模理论里,如果人口过多,可能会导致城市规模不经济。而在中国,特大城市的所谓规模不经济,是由规划落后、基础设施供应不足和人口管制导致的。

 

在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即出现所谓的刘易斯拐点。在中国,出现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劳动力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流动存在障碍。在刘易斯理论里,是没有资源错配和效率损失的。而在中国的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是存在资源错配和效率损失的。

 

在最优经济增长路径上,欠发达国家需要持续投资,追赶发达国家。而在中国,问题在于经济增长已经偏离了黄金率之下的最优增长路径,投资过多,投资结构扭曲。

 

在中心外围城市体系理论之下,中心城市出现拥挤效应,会导致周围其他城市产生和发展。而在中国,中心城市存在大量管制,尤其是土地供应的管制。如果这些管制放松,经济和人口将向中心城市集中,而不是扩散。

 

在中国,估计拥堵成本,可以看到有些城市拥堵成本很高,但是这些城市往往是规划滞后、基础设施供给不足,而主要不是因为人多导致的拥堵。

 

再次提醒大家,简单把既有的研究市场经济的理论用在中国,将会出现对于中国经济的重大误判。

 

话题:



0

推荐

陆铭

陆铭

26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曾作为富布莱特学者工作于美国哈佛大学和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作为兼职(客座)研究员受聘于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和日本一桥大学。曾担任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咨询专家。研究领域为劳动经济学、城乡和区域经济发展。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