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文 | 李辉文

“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当大书法家邓石如说出这一书法要诀时,他不会想到这个疏密得当、虚实相生的道理,竟然暗合于两个世纪之后新地理经济学或空间经济学的基本规律。和书法艺术排斥状如算子、均匀呆板的结构一样,经济活动也天然地排斥空间分布上的对称性。

最近三十余年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深刻地说明,由于一系列深层次机制的作用,人类的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均匀分布其实是一种不稳定的状态,而集聚——也就是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对称性持续被打破——才是经济发展的常态。这条规律如此有效,以至于任何违背这一规律的公共政策,无论其初衷如何,都将导致既没有效率又不公平的结果。

陆铭教授的新书《大国大城》,在逻辑一致的理论框架下,将以经济集聚为核心的空间经济学和其他经济学分支的基本原理结合起来,直面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历史经验与重大现实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生动阐述,是一部在规范、严谨的学术研究基础上剖析中国重大现实问题的力作,既深刻又生动。

一部作品,只要满足如下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条,就是很好的作品:第一,主题重要而且有趣;第二,充满经过严谨分析而得到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洞见;第三,行文优美。如果三个条件都能满足,那就是精品了。《大国大城》显然就属于这一类作品。

本书以大国经济发展中的城市化及其前因后果作为主题。经济发展问题是迷人的。经济学史学家GregoryClark说,人类历史上真正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工业革命;人类历史的其他细节有意思,但不关键。为什么呢?因为工业革命构成马尔萨斯循环和内生经济发展的分水岭:世界人均GDP在1800年之前的数千年里变化很小,而在工业革命之后则持续上升。

那么这种持续增长的根源何在呢?在探索这一奥秘的过程中,经济学家罗伯特·卢卡斯问过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很多人要离开自己原来生活和工作的城市而去到大城市?或者说,为什么那么多人要放弃房租更低的城市,而支付更高的房租,去和跟他们一样支付高房租的人住在一起?当问题这样提出来的时候,其实答案也就已经呼之欲出:在城市层面存在持续的报酬递增,或者说,城市发展构成内生增长在空间上的微观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经济发展也与城市化进程密不可分。保罗·罗默教授在最近的一场演说中结合中国的实践提出了“宪章城市”的概念,并呼吁将中国城市发展的相关经验上升为一般规律在全球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推广。同时不容否认,当前中国也面临着结构调整和制度转型的巨大挑战,这些挑战也与中国城市化过程当中遭遇的扭曲和低效率息息相关。近年来作者的主要工作,就是运用规范的现代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对中国的城市化问题进行严谨、规范的分析。无论是为了更好地总结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还是更加妥善地应对当前和未来可能面临的各种挑战,这一工作都极有价值。

但这殊非易事。现代经济学以新古典完全竞争理论为基准,已经扩展为一个分支众多的大学科,在一个小领域里深耕成为经济研究的常态。而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相伴的,不仅是高速的经济增长,同时还包括相互交织的多重结构性失衡和制度性扭曲。因此一旦有人着手对中国这样一个转型大国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城市化问题进行深入,很快就会对列宁的那句名言有着更深的体会:“具体意味着过程,意味着综合,意味着质的多样性。”换言之,这意味着从事需要一个横跨区域经济、城市经济、财政、金融、政治经济学等多学科的多角度、综合性理论分析框架,以及在此基础上抽丝剥茧的经验分析。

作者接受了这一挑战,将中国城市化和城市体系发展置于开放大国经济发展与制度转型这一大背景下进行观察和思考。以集聚和报酬递增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学,本质上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但是形式化的数理模型和过于细致的学科分工,导致大量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在追求形式上的规范的同时,却失去了和现实世界的有机联系。本书以及作为本书基础的一系列学术研究,却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同时兼顾逻辑严谨性和现实感两个维度。

全书以一个简洁而生动的小例子开篇,引人入胜,而核心和基石在第二章。实际上“在集聚中走向平衡”这个标题本身,就是作者对于新经济地理学应用于中国实践最核心、最重要的命题。由此出发,一些广受关注又富有争议的问题可以得到清晰的理解。

比方说,中国经济究竟是集聚过度还是集聚不足?更具体地说,中国经济活动和人口向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的集聚究竟是过头了,还是没有到位?这种集聚会导致地区间差距越来越大吗?拉开地区间收入差距的,究竟是基于经济规律的集聚,还是对这种集聚的不当干预?

再比如,在人口年龄结构发生重大转折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究竟何在?更进一步说,是否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红利真的来源于年龄结构?离开城市化,人口红利可能发挥出来吗?反过来,当年龄结构变得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时候,何种方式的城市体系发展才能更加有效地对冲这种消极效应?

对于这些问题,作者的答案很简洁:中国未来的经济活动和人口必然进一步向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集中。无论总结过去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经验,还是未来克服经济转型和发展所面临的种种挑战,这都是一条基本规律。

中国经济的集聚,无论是向沿海地区还是向大城市的集聚,都不是过度了,而是远远不足。试图平衡区域和城市间发展水平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政策举措,结果实际上不但没有改善公平,而且还恶化了效率。中国现在面临的诸多结构性失衡的问题,比如地区间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分割问题、地方债务问题、不同城市房价剧烈分化问题,都与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因为遇到严重扭曲而导致低效率和不均衡问题直接相关。改善这一状况,需要决策者真正胸怀公共利益,从更加宽广的视野出发,从总体而非局部、长远而非短期的角度,重视空间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进行行之有效的改革。

强调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的发展,是否意味着忽略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呢?当然不是。一个值得强调的重点是,作者思考和分析问题的出发点既不是东部地区也不是大城市。用专业术语说,作者采用的是一个空间均衡模型。当经济活动和人口向东部地区和大城市集聚的时候,实际上发生的是一个帕累托改进:人口流入地原来的居民和新流入的居民都会因为更高程度的集聚而获益,而人口流出地的居民则因为人均资源禀赋的增加而改善处境。

这种迁移的结果,从人口密度上看,是疏处更疏,密处更密,生产活动更加集聚了,而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则更加平均了。此外,无论为了更好地发展当地经济,还是为了帮助其中的一部分居民更加方便的迁移,以及迁移之后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政府都有必要增加相应的公共服务供给,而与个人健康、教育等人力资本有关的公共服务尤其是需要加强的重点。

这又和书法的道理相通。当代书法大家林散之青年时期曾受教于另一位大师黄宾虹。黄宾虹也跟他讲虚实相生的道理:“好的书法浑然一体,重实处,尤重虚处;重黑处,尤重白处;所谓知白守黑,计白当黑。你现在的书法,实处多,虚处少;黑处见力量,白处欠功夫。”此后,林先生书法大进。

其实不止书法,为文之道也讲究一个疏密得当。本书作者作品,无论严肃的学术论文和还是普及性经济学读物,每一种我都读过多遍,因此本书的思想和分析方法并不陌生,但是新书到手,开卷之后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却仍然毫无倦意,不忍释卷。作者从贴近现实的数据和事例入手,通过环环相扣的逻辑,将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展开分析,通篇读下来,洞见和才情俯拾皆是。虽然主题重大,行文仍然生动而毫不凝滞。

此外,或许是因为作者在音乐和绘画艺术上也浸淫日久的缘故,笔下流出来的句子也长长短短另有一番韵律。显然,潜心于空间经济学的作者,写起文章来也是深谙“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计白当黑”的虚实相生之道的。

(作者系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授)

话题:



0

推荐

陆铭

陆铭

26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曾作为富布莱特学者工作于美国哈佛大学和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作为兼职(客座)研究员受聘于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和日本一桥大学。曾担任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咨询专家。研究领域为劳动经济学、城乡和区域经济发展。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