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四问
我承认不了解农村,所以,我仅提几个幼稚但相关的问题,向了解农村的人们请教:
1、农村人口在不减少的情况下,农民有没有可能致富?这个问题的另一个问法是,在人均农业用地不增加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农民收入?或者,在宏观上,这个问题的问法是,有没有哪个富裕的国家,城市化率又不高?对于城里人来说,你的想法(或者建议)是不是相当于别人受苦,你来享福?
2、农村留守的人们,有多少是因为现在的制度而形成的(包括户籍、土地)留守?有多少是即使今天的制度都改成没有人口流动障碍了,他们还留守?如果真的有人,即使制度改到位了(在城市有就业就有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还愿意留守农村,只因为“恋土”或者“乡愁”,我的问题是,“恋土”或者“乡愁”是公共品还是私人品?除了最为基本的人道的考虑,为什么公共政策要予以关注?
3、发达国家都曾经在历史上经历过城市化率从10%上升到80%的过程,他们是不是经历过“空心村”?为什么“空心村”在中国成了问题?是因为空心本身,还是其他问题没解决?
4、一部分农村的地荒了,真的那么值得担忧吗?如果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制度障碍去除了,这些地还会荒吗?即使仍然有些土地荒了,那么,政策应该盯住粮食产量还是土地荒芜率?再进一步,对于粮食安全,如果这是个问题,为什么当前一边是土地有荒芜,一边中国粮食持续增产,且库存严重?粮食的产出主要决定于农业人口数还是农业用地数?如果城市化率提高,农业用地数是会增加,还是会减少?
以上问题,求教于各位。这些问题虽然是中国的,但是,也是世界的。我的意思是,如果对于一个问题,我们在中国提供的答案和在发达国家历史上走过的历程不一样,我们可能还需要再追加一个问题:我们所看到的中国特色,到底真的是特色,还是中国目前的制度偏离了世界普遍经验和规律?
不好意思,我因为不了解农村,所以,只能问几个问题,求教于了解农村的人们。我只是不希望,我们对于一些问题的讨论最后指向的政策含义相当于是主张政府用公家的钱为自己修房子。
给大家拜年了。猴年吉祥!
0
推荐